兰州现代职业学院2024年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圆满收官
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团中央、团省委关于开展2024年寒假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工作要求,2024年寒假以来,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积极响应,组织开展2024年甘肃省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以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为服务宗旨,引导大中专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社会化技能,呼吁广大兰现学子返回家乡,参与到服务家乡、建设家乡中去,用实际行动展示“青春有我”的昂扬风采。
此次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我院共有146名同学参与,活动覆盖兰州市、酒泉市、定西市、临夏回族自治州、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十多个市州,涉及积石山“重建家园”、人间有爱志愿者、“宕昌书香小屋”等多个典型活动,涌现出优秀青年志愿者52名,他们投身基层各行各业,通过亲身参与家乡的建设,为当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用实际行动助力家乡发展,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,展现出新时代兰现青年学子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。
灾后重建,将公益服务送到家
为积极响应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要求,兰现学子返回家乡,参与到积石山“重建家园”实践服务活动中。部分志愿者们走进社区,挨家走访,关照老人、小孩以及特殊人群,切实了解老人、小孩的身体情况与生活状态,记录他们的诉求,叮嘱老人天气变化频繁,昼夜温差大,注意添衣保暖,在日常出行时注意安全;他们还热心帮助当地孩子重拾课本,走进临时课堂。入户走访时,他们也常常用生动有趣、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防震减灾知识,提高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。灾后,部分地区货车进出困难,他们纯靠人力帮助运送物资,将一些货车不能送到村民手中的物资,挨家挨户送至村民手中,给村民带去温暖和关爱。
爱心托管,让志愿服务“护苗成长”
涓流虽寡,浸成江河;爝火虽微,卒能燎野。兰现学子参加当地组织的“爱心托管班”,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了舞蹈、声乐、书法、手工等兴趣课程。作为“小老师”的他们,不仅要负责小朋友们的成长和学习任务,还要肩负起保障儿童安全的责任。在完成兴趣教学任务之后,志愿者们还需要定期走访困难儿童家庭。起初,志愿者们对每天四处奔波的活动叫苦连天,但随着活动深入,知晓了被帮助儿童的种种困难后,他们都不再有怨言,更积极地为儿童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很多女同学还参加了当地学校以及政府安排的安装桌椅等活动任务,厚重的桌椅板凳对于她们来说有些难度,散落一地的桌椅零件也让大家无从下手,但大家齐心协力研究教程,很快便熟练起来,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。
深入社区基层,为群众做实事。
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们与当地工作人员一起上门收集数据、确认信息,协助工作人员开展了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。普查工作要深入社区、乡村和城镇,对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的排查,主要包括家庭收入、支出、财产状况、教育程度、就业状况等多个方面,数据多,工作杂,但志愿者们毫无怨言,一丝不苟地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整理录入此次普查数据。通过学习了解国家政策、体验基层工作、走访联系群众,志愿者了解了当地经济现状,收获了实践能力,重拾了家乡情结。
凝聚青春力量,让非遗文化“活”起来
部分志愿者协助山丹县文化馆圆满完成了“返家乡”集中示范活动。活动期间他们对周边八个乡镇进行山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,深层次、近距离接触家乡文化和历史。通过参观当地的博物馆、历史遗迹、与老一辈人的深入交流,家乡的发展历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他们带来了极大震撼。在非遗文化展览会上,他们活学活用,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悉心解答每一位群众的疑惑与不解,让群众对山丹烙画、剪纸画、麦秆画、手工编织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。
“一语不能践,万卷徒空虚”。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是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,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广泛认可,部分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也获得了当地的表彰与肯定,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与群众知晓度。青年于世,当承时代新风,赓续精神血脉,讲好家乡故事。兰现青年,将踔厉奋发,笃行不怠,砥砺前行,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、投身强国伟业,成为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。